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冲击300万年销的吉利:爆款是造出来的,不是卷出来的

2025/7/3 20:41:13
0浏览

2023年至2025年,是中国车市秩序重构的三年。

在这个高度内卷、普遍求稳的行业周期里,大多数车企都在谨慎前行、稳妥过冬。但没有人会想到,吉利反其道而行,选择逆势提速、主动出击。

7月1日,吉利在下半年伊始投下一颗“深水炸弹”,将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由原定的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乍一听,这个目标似乎有些冒进,但如果将目光投向吉利上半年的成绩单,300万的年销是水到渠成的。

今年上半年,吉利累计销量达到140.9万辆,已经完成了新定目标的47%。

其中,新能源板块更是表现抢眼,销量达72.5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26%,远超多数自主品牌的增长水平。

一句话总结:数据够硬,目标上调才有底气。此刻的吉利,已经不再满足于“稳住阵脚”了,而是正在有条不紊地迈向行业头部。

那么问题来了:上半年的吉利,到底做对了什么?

主流高端双线加速

从上半年交出的这份答卷来看,最显著的成果来自于新能源转型,6月份吉利的新能源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52%,意味着吉利的产品进入了“新能源主导期”,这与当前车市大盘的结构趋势高度契合。

具体分品牌来看,最亮眼的无疑是吉利银河:上半年累计销量达548,408辆,同比增长232%,顺利跻身主流新能源第一梯队。

如果再细看,精品小车“吉利星愿”多次登顶全市场销量榜首,6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4万辆,成为“爆款中的爆款”;银河E5、星舰7 EM-i等车型则持续稳定月销破万,撑起了主流级SUV的销量基本盘。

可以说,自从去年银河E5发布后,银河就做到了“款款皆爆款”。

而且与行业内一味拼低价的打法不同,银河坚持“高品质、高智能”路线,不仅构建起了吉利销量的中坚力量,而且每进入一个细分品类,就会树立起新的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银河还以“24个月达成百万销量”“平均每45秒新增一位用户”的纪录刷新了行业认知。

下半年,吉利银河将全面提速,剑指全年销售百万辆的新目标。

与此同时,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吉利并没有选择“弃守”,而是通过“精品+智能”的打法稳住阵地、守住利润。

上半年,燃油车型销量仍达到61.6万辆,其中,中国星系列贡献超25万辆。与此同时,帝豪历史累计销量突破400万辆,双缤系列也接近150万台。

对依旧坚守燃油车的用户来说,它们依旧是品质可靠、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代表。

而对吉利来说,高品质的燃油车也是利润的稳定器,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在高端新能源赛道上,极氪与领克则实现了“单点突破”。

上半年,极氪交付量达90,740辆,累计交付突破50万辆,仅用44个月,成为全球最快达成该里程碑的豪华纯电品牌。

同时,极氪单车均价也超过了30万元,品牌“含金量”十足。

而在领克这边,今年发布了全尺寸旗舰SUV领克900,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广阔的覆盖人群,领克900已经迅速站稳全尺寸SUV高端市场,被视为“爆款杀器”。

整体来看,吉利上半年的成功,首先体现在了销量结构的健康性上:

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银河品牌、极氪领克强势出击;

在燃油车领域,也发挥出了传统优势,保住了基本盘。

更重要的是,吉利并非靠一两款爆款“撑起全局”,而是依靠多个品牌、多个平台、多个价格带协同发力,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多点开花、层层递进”的销量结构,展现了极强的体系战斗力。

吉利的“造星系统”

很多人以为吉利的车能火,是靠一两款性价比神车赢得市场。

但其实更为关键的是,它背后确实具备系统性打造爆款的能力。

这种能力将在今年下半年即将迎来新一轮释放。

根据规划,下半年吉利银河将有3款新能源新品登场,包括银河A7、M9,目前均已完成全球首秀;极氪、领克将分别新增2款及1款车型。

银河A7,是全球首款GEA架构插混轿车,续航长、油耗低、设计优秀,空间宽敞,定位上既是“对标”也有“差异化”,精准地踩中了用户痛点。

而银河M9则打入一个被严重忽略的市场空白,20万级的全尺寸SUV。

过去的全尺寸SUV,40万以上的高攀不起,20万级别的又不够高级感,银河M9的出现,正好踩中了用户需求和实际落地之间的缝隙,产品定义堪称精准。


专注高端的极氪9X也将首搭浩瀚超级电混技术,代表吉利向豪华纯电新技术的再一次跃升;

领克则会推出精品混动C级车10 EM-P,将搭载新一代英伟达芯片,进一步强化智能化标签。

可以说,这些新车并不是“试水之作”,而是“爆款预定”。背后支撑它们的,是吉利平台化、技术中台的合力输出,这也是支撑吉利能完成年销300万辆销量的底层逻辑。

也许作为用户,大多数人看到的是产品升级,但真正关键的却是系统背后的研发生态与技术储备。

比如雷神AI电混2.0,不只是追求节能,而是在“智能+性能+经济性”的平衡点上重新定义混动车。它让混动车也有高级质感,真正实现体验不打折。

2025年是智能驾驶的分水岭,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千里浩瀚”,是L3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重要一步。吉利已经实现量产部署,而非停留在PPT阶段。

再比如神盾金砖电池,经过36项极限测试,不仅提前满足2026新国标,还在“托底冲击不损坏”的实测中刷新行业安全标杆,这是技术能力和企业责任感的体现。

写在最后

在不少人眼里,中国新能源车市的“格局”已经成型:比亚迪一骑绝尘,其他车企只能拼局部、打边角。但吉利显然不打算接受这样的设定。

吉利将年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的背后,是在技术、品牌协同、智能化、全球化等多个维度上的全面出击,吉利的野心,是要真正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头部车企。

如果说过去几年是比亚迪的“全面收割期”,那么2025年,很可能就是中国新能源市场从“一家独大”走向“王者对决”的关键拐点。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吉利顺利完成300万辆的目标后,比亚迪会不会真的开始紧张了?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未结束的字符串常量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