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百万级豪车配置拉至主流车产品之上,新能源汽车是怎么做到的?
“真皮座椅、座椅按摩、超大屏幕、车载冰箱、实木饰板、空气悬架,百万豪车配置!现在在主流或至多中端新能源汽车上都能看到,传统燃油车和豪华车是不是要完了?”
“你相信十块钱一斤的羊肉串用的是羊肉吗?”
“只不过是自主品牌不要品牌溢价!这些配置就值这么多而已。”
“你知道某些车的悬架为何异响,座椅为何起皮,空调出风口为何会喷出粉末吗?”
“你是不支持自主品牌的人!你就是******!”
……
以上是与一名网友的问答。
你相信新能源汽车可以把百万级豪车的配置拉低至10~20万级的汽车上吗?不用怀疑。现在就有许多这样的汽车产品。一些售价不过十万出头的纯电动或者插混类汽车,其座椅竟然能用上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会有车载冰箱,会有超大屏幕,甚至20万左右就能使用空气悬架的汽车产品。
看起来是百万级豪车的配置方案。

笔者曾经认识一个摆摊卖“羊肉串卷饼”的人,其一卷卷饼的价格是10、15、20元,共有三个档;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这个人很“实在,”如果遇到学生或者漂亮姑娘的话,10元一卷的卷饼都能卷上大半斤甚至一斤肉!这不得亏到姥姥家去吗?然而这个卷饼青年说了实话,他说使用的“羊肉”实际为鸭子肉泡羊油的肉,成本低的很夸张。
真正的羊肉串总也要六七十元一斤,都叫做“羊肉串卷饼”却有数倍的差价。
看似是一样的汽车配置且名称也相同,六七十万元的汽车使用的零部件和一二十万元的汽车使用的配件,它能一样吗?
不客气的评价,那就是鸭子肉和真羊肉的区别。

或许讲到这里依然会有许多汽车爱好者不认同,那么为什么许多车龄仅一到两年的新车就会出现座椅起皮的情况?因为即便是真皮也分为头层和二层,头层取自动物皮革最外层的表皮层,而二层皮革是下层的真皮层经处理后制成,甚至可以是碎料压制而成;头层皮革和二层皮革有很大的价格差,质感和耐用性也存在很大差异。笔者使用的某款汽车出现过方向盘真皮爆皮的现象,虽然索赔掉了,但其给出的理由也是令人忍俊不禁:说我尿酸高,汗液有腐蚀性……一个可能连感冒都不知道吃什么药的售后工作人员用这样的理由回复车主的疑问,也是过于可笑了。

为何有些新车的悬架会出现异响?
因为有些车辆的悬架材质或者密封部件的品质不合格,这是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的。
并且有些车辆在高负荷开上一两年之后总感觉有些歪斜的样子,其实不是错觉,那是整车框架出现了变形;而变形的原因无非是车身使用的钢材强度不够高,车身抗扭刚度的参数好看,但实际使用中却比较容易变形。
曾经的汽车领域热门话题一定有C-IASI/C-NCAP定期发布的碰撞测试评测,这两年里不多了,能看到的大都是车企自己搞的测试,其中不乏看起来非常戏剧化的测试。

一个空调出风口喷出粉末的问题在接近十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上出现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笔者近日发文进行了科普。
简而言之,其喷出的粉末是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表层涂层氧化剥落,喷出的粉末实际为氢氧化铝;有些车企称之为无害甚至是某些药品的成分,可是工业级氢氧化铝和药品级氢氧化铝是一码事吗?其是否有危害性实际不难测试。
但是有没有危害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汽车空调蒸发器的表面涂层应该氧化剥落吗?
自动空调、分区温控、后排触控,这些“高大上”的配置的底层硬件已经差到了如此程度,这样的汽车真的豪华吗?

总结:
豪华汽车不应该只是尺寸大、空间大、配置多,更不是直线加速快,电动机太容易做到加速快了。真正的豪华汽车是质量稳定,耐用性强,安全性高,其次是驾驶品质和操控体验的优异,再次才是那些能够提升用车便利性和乘坐体验的各类配置,这是正确的顺序,反之,则是本末倒置。
并且汽车品牌的溢价能力确实存在,但各类材料的成本价格也是相当透明的。
所以中端车和主流车追求的只能是轻奢和实用,否则必然顾此失彼,而失去的如果是车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话,这样的汽车再豪华也没有意义。
自主品牌在这一方面需要思考与沉淀,超高频率的改款迭代也无法掩盖问题;作为诸多自主品牌汽车的用户,这一建议是平心而论。












